心理文章

心理文章

婚姻家庭咨询师

青少年阶段,是塑造孩子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

 

青少年阶段,常被看作是从童年到成年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生理的、认知的、社会情绪的巨变都在个体身上发生着培育性和支持性养育是心理健康最有力的保护因素。

 

青少年阶段,也被心理学界认为是人生发展中的关键时期。家长、教师需要对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行为表现特别注意,并及时给予心理方面的疏导和支持。

 

一  青少年视角:构建自我认同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学会

从青少年的优势出发,挖掘其内在潜能,提升其自我认知,从中获得应有的尊重与归属,让他们

感受到爱,从而建立起自信,为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01

认识和利用优势,建构真实自我

首先,青少年应该相信自己是有优势的,并且能够发现这些优势与潜能,主动的去思考怎样来改善现状、追求未来较好的生活目标。

 

 

当然,青少年要客观的认识自己,了解我们每个人都具有一些属于自身的真实性,不断发展自己身上所拥有的资源,同时,感受到自己的独特性,是无人可替代的。

 

02

提升抗逆力,建构坚强自我

在逆境来临时,青少年首先应相信自己有解决问题或使问题向好的方面发展的能力。然后启动自身潜力,利用外界资源,通过内外因素进行互动、调适,并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做出有意义的行动,从而达成抗逆力的运作与成效。

 

青少年需要有更大的抗逆力,而且未来面对整个社会,挫折和困难会更多,青少年自身除了需要具备不服输的精神之外,更要有一种越挫越勇的态度。

 

二    家长要学会接纳和肯定

 

很多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都不太愿意找父母聊天或者主动帮助父母。

 

其实,主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在父母那里找不到被需要、被认同的感觉。作为家长或许可以思考一下,从来没有得到过父母认可的孩子,终其一生都在和”我不够好”这件事做抗争。

 

01

接纳、支持与陪伴

除了被忽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有时还面临不被接纳的情况。

 

据统计,存在多动、暴力或注意力障碍问题的孩子,在集体学习中更容易被歧视。而在年龄较大的孩子中,缺课或未完成学业就辍学,与社交孤立有关,反过来又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包括自我伤害、自杀意念、抑郁、焦虑等。

 

对于青少年的一些反常表现,家长应该做到少一点质疑,多一些支持和陪伴。

 

02

适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当一个人感到自己真正被另一个人接受时,他就会从此起步,开始思考自己希望做出什么改变,希望如何成长,怎样才能变得不同,如何才能发挥更大的潜能……

 

在孩子的教育中,父母的一声肯定,才是他们的最大底气。这就像每个孩子在学习走路时,他们跌跌撞撞向前走的勇气和动力,是站在前方不断拍手鼓励他们迈步的父母。
 

父母可以肯定孩子的努力,而不是用空洞的表扬,让他们觉得敷衍,可以肯定孩子天马行空的想法,而不是用一声嘲讽夺去他们做梦的权利;肯定不单单是在他们做得好时表达,更应该在他们遭受挫折时,用一句“你可以的”让他们找回自信。

在线客服
联系电话

13986189805

微信

扫一扫 联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