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
言传身教,“熊孩子”不是天生的!
前几天在下班乘坐地铁时,偶遇一个奇葩事件:
一个约八九岁的男孩躺在地铁座位上,头枕着妈妈的腿,差不多占了四个座位。当时正值下班晚高峰,很多人站着都没地儿。有几位乘客看不下去,便开始有意无意地指责这个孩子,孩子不但没起来,还翻了个身躺着。
这位妈妈看有人指责自己的孩子,马上反驳道:“孩子累了躺一会儿怎么了?嫌挤你打车啊!”孩子看双方吵起来,也不好意思地坐了起来。随着妈妈和路人越吵越凶,孩子哭着说:“妈妈别吵了,太丢人了,咱们下车吧”......
只能说,这位妈妈看似在护着自己的孩子。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位妈妈的不理智“偏袒”,给孩子的心理安全造成了重大影响。
大声尖叫、站上座椅、拍打椅背、满车厢奔跑……每逢假期,地铁、高铁等公共交通工具上出现“熊孩子”的花式闹腾确实不少见。
对此,身为监护人的家长真就“管不了”?
所谓的“熊孩子”到底是如何养成的?
他们的这种“熊”行为是否是出于心理安全的需要呢?
这种现象又该如何纠正呢?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交互论认为,行为、人和环境因素都是相互连接着起作用的决定因素,只要安排好环境诱因,提供认知支柱,以及提示他们自己的行动结果,人们就能采取某种措施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此,在分析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熊”行为时,应从孩子自身和孩子周围的环境出发,从心理安全的角度进行多维度的探讨。
01
孩子所谓的“熊”是怎么来的?
1.「家长没有为孩子提供德行榜样」
洛克提出的“白板说”指出,儿童最初的心灵就如同一张白纸,一切观念都来自后天的经验。
“熊孩子”问题的背后,可能有一个“熊”的家庭环境。家庭的不良影响,包括:家长的言行、家庭的文化气氛、家庭的教养态度等,都会对孩子产生消极影响。
例如,这类家庭的父母在制止孩子错误的行为时,常常用打骂的方式,或由于父母工作繁忙,部分孩子由爷爷奶奶等长辈看管,多数长辈对孩子有补偿和溺爱心理,对其所犯错误不能进行正确的教育。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可以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获得。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身边最应该做榜样的人,却成为了负面典型。
在此案例中,
上下班晚高峰的地铁本就拥挤,孩子虽然累了,但是坐着也能保证休息,况且在这么多人站着都没地儿的情况下,孩子横占4个座位,旁边的人难免心生不满。此情此景,母亲本应该叫孩子起身将其他座位让出来,但,这位母亲非但没有叫孩子起来,反而还和其他乘客发生争吵,在这样“熊”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孩子产生“熊”行为也就不足为奇了。
2.「校园环境及人际传播影响」
在学校教育中,学校、老师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成绩上,忽视了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规则意识的培养。学校教育对于规则和秩序的忽视,导致老师和同学们往往拿个别孩子没办法,只能通过“请家长、休学、劝退”等一些简单而极端方式解决,这些策略往往是治标不治本,只会加剧孩子的心理不安全程度。
此外,在学校环境中除了教师之外,玩伴、同学等同辈人也是孩子们观察与模仿的主要对象,他们喜欢那些与自己相近的参照原型,而不太喜欢那些相差很大的原型。因此,
孩子往往向同辈人中较差的看齐,模仿一些不良的道德行为习惯。
3.「网络环境中负向内容的传播」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络视频(含短视频)用户规模达到10.31亿。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12亿。而短视频用户中青少年占比65.6%,活跃用户达20%。
缺少时间管理观念,和自我约束意识的青少年沉迷于“短视频”,并且由于网络环境的不可控性,使某些网络媒体以显性和隐性的方式,向儿童青少年推销不良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在这种不良网络环境的影响下,一些孩子在网络上涉猎到一 些“新奇”的词语、出格的行为,在学校中与同学分享,使这些不良的观念和行为习惯,在同伴中散播起来,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
4.「青少年缺乏判断力和认知调节能力」
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孩子们会观察到各种各样的行为,但他们并不都是一一模仿,而是有选择地对一些行为进行模仿。由于孩子所谓的“熊”的特质,以及身处在前习俗水平导致的自身缺乏,对道德行为正确与否的判断能力,往往难以见贤思齐,反倒模仿一些不良的行为。
社会学习道德教育理论认为,无论是道德思维还是道德行为的形成都离不开自我调节,缺乏自我调节会严重影响一个人道德品质的升华。尤其是在面对道德两难问题时所进行的正确的道德行为选择,没有高度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办到的。
因此,在开头提到的案例中,孩子可能确实玩儿累了,在面对起身腾坐这样的道德问题时,他的内心可能是挣扎的。所以,当孩子在这种道德两难的情形下,需要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的引导,以帮助孩子进行正确的自我调节,否则,孩子就容易发展成为别人眼中的“熊孩子”,因此,母亲、乘客、以及列车员等人对孩子的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02 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为孩子营造心理安全成长环境
1.「发挥家长、教师、同辈人的榜样示范作用」
解决“熊孩子”问题不能凭借一己之力,应发挥教师、家长以及同辈的共同示范作用: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经这样告诫父母们:“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的时候,才是进行教育。你们是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在教育着儿童。你们怎样穿戴,怎么同别人谈话,怎样谈论别人,怎样欢乐或发愁, 怎样对待朋友和敌人,怎样笑,怎样读报——这一切对儿童都有着重要意义。”
家长要做到正人先正己,正己先正心,唯有先端正自己的三观,培养健康的教育观,时刻谨言慎行,营造心理安全的家庭环境,才能教出品格优秀的好孩子。
为人师表,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品行、风范来影响教育学生,在教育孩子时不能采取“一刀切”“一棍子打死”的方式,而是在班级中树立多重、多维榜样,潜移默化改变孩子的不良道德行为。
最后,同辈人是亚文化圈层中最重要的一个示范源,由于他们在年龄、性格、经历上接近和相似,因此行为更容易被接受和模仿。教育者应为孩子们找到一个合适的榜样,比如在班级中学习优异者、经常被教师表扬者等。
2.「合力构建心理安全的网络环境」
各平台应该深化青少年保护模式,限制青少年网络使用时长,从根源上减少孩子使用这些平台的时间。
家长要对孩子使用网络的用途、时间等进行合理的监督。
网络、新媒体提供给青少年的内容应尽量杜绝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应大力宣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主流的道德规范。
3.「提高青少年的认知能力」:
孩子在获得新的道德认知之前,必须先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而这些认知基础要经过实践活动,或者读书所取得直接经验,才能逐步形成。
因此,教育者首先要引导孩子积极参加德育实践活动,例如学习活动、集体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等,尤其要重视劳动教育在孩子正确的认知能力方面获得的重要作用。
其次,要培养孩子按照班律班规、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进行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实践,培养其规则意识。
写在最后:
对于“熊孩子”这个概念,我们应该警惕两种趋势:一是将“熊孩子”这个词标签化、口袋化、扩大化;二是对待孩子刻薄化、厌童化。
因此要有两点认识:
一是“熊孩子”不一定就是孩子自己的错,很可能是父母、大人的错,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是对“熊孩子”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细水长流,要注重孩子的性格、品质、处事态度等多方面素养的培育。
孩子正常的哭闹、嬉戏,我们应该体谅、理解与宽容,但也不能纵容孩子肆意妄为。在开头的案例中,如果换成如下处理方式,结果也许会大不一样。
妈妈:在乘客少的时候,孩子太累躺在座位上可以理解,但当人越来越多的时候,妈妈是不是可以提醒孩子坐起来,把多余的座位让出来,在孩子不愿起身的时候,妈妈应该多用言语劝导和引导。
乘客:孩子固然有错,但孩子还小,人生观和价值观尚处于形成阶段,作为成年人,我们可以善意提醒,但请不要上来就大声斥责。
乘务员:乘务员作为争吵中的第三方,且属于维护乘车秩序的“权威人员”,这时候乘务员应该及时提醒乘客的错误行为,并对双方的不理智争吵进行提醒和调节。
面对“熊孩子”,除了家长,每一个成年人都有责任善待、呵护、教育他们,通过言传身教,慢慢地化解此类现象,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心理安全的环境中快乐成长。这是每一个文明人的责任,也是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