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优质生存,家长要做好7个功课(三)
当遇到无法回答的问题时,应该积极查阅相关资料,争取给孩子一个圆满的回答,或者和孩子积极讨论,一起研究问题。一旦孩子的好奇心受到家长的重视和鼓励,就会更大胆、更高兴地去探索并提出问题。
允许孩子探索问题、拆毁东西。
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引导孩子注意观察生活,从小细节中发现问题,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并鼓励孩子勇于独立解决问题。
家长还要容忍孩子探索性的“搞破坏”。家中如果有贵重的东西,尽量放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对于其他的东西,如果孩子因为好奇拆开了,你不能责备他。否则对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是致命的打击。
经常与孩子参加户外活动。
父母应该多带孩子逛游乐园、动物园。户外活动容易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培养孩子的创造精神。
训练孩子的求异思维。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很多问题的答案都不是唯一的,当别人提出这种看法和结论时,你应该积极思考,争取想出不同于别人的看法和结论。鼓励孩子创新求异,训练孩子的奇异思维,对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很有帮助。
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要注意提高观察力、想象力、注意力,这三个元素也是构成智力因素的主要部分,也是孩子能否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前提。
强化孩子的观察力
著名的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对自己的学生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应当先学会观察,观察。不学会观察,你就永远当不了科学家。”
著名的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喜欢观察动物。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后来终于成为颇有成就的昆虫学家。
法国著名文学家莫泊桑,拜福楼拜为师。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到马车站去观察马匹:“马车站有许多马,你仔细观察那里的马,然后用一句话描绘出其中一匹马与其余几 十匹马不一样的地方。”就这样,莫泊桑锻炼出了超人的观察力,因而,他的小说以人物刻画细致、入木三分而著称,在世界文坛享有很高的声誉。
善于观察的孩子,才能发现身边的问题,才能为独立思考积累素材。要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就要多带孩子走近大自然,使他们视野开阔,博览多闻。接触感性事物, 是观察力发展的基本前提。现在,很多孩子害怕写作文,“一写作文就头疼”。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有生活。如果整天把孩子关在屋子里,势必堵塞孩子的视野, 又怎么能激发孩子观察事物的兴趣呢?
北京有位年轻的妈妈很懂得培养孩子。她的女儿从小爱画画,可有一段时间觉得画烦了,不想再画了。这位妈妈没有硬“逼”着孩子继续画画,而是带她去养鸡场、动物园观察小动物。女儿看得很仔细,回来后画了不少新画,其中的一幅百鸡图还获了奖。
所以,家长要尽量利用业余时间带孩子去公园玩一玩、看一看,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多接触大自然。孩子在这些外出活动中,自然会对周围的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家长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引导和训练孩子的观察力。
有的孩子因为玩心比较重,只知道疯玩疯跑,还没有建立起观察事物的意识,这个时候家长就引导孩子确立观察的意识。比如,在节假日带孩子外出游玩时,可以事先 对孩子提出一些观察事物的题目:家门口增加了几栋楼?大街上增添了几家商店?动物园的猴子是怎么吃东西的?下雨的时候,雨是什么样子?刮风时,会发出什么 样的声音? 长此以往,孩子就会留心周围的事物,逐渐改变那种凡事漫不经心、视而不见的习惯。
有条件的家长还可以让孩子自己培养一些观察对象,比如养几条小金鱼、小蜗牛、小蝌蚪,或者小鸡、小兔、小草,让孩子通过观察这些小生命的生活情况,了解它们的成长过程。这一切都会非常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