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少儿心理健康堪忧
天津频道 “小小少年,很少烦恼,眼望四周阳光照;小小少年,很少烦恼,但愿永远这样好;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在长高,随着年岁由小变大,他的烦恼增加了……”
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日益引发人们的关注。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等单位日前对本市城乡中小学三至八年级1505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部分学生、家长及老师进行了深度访谈。调查结果显示,总体来讲本市少年儿童心态较积极、心理较健康,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与情绪问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应当引起全社会关注。
一份调查
让我们读懂孩子
1、调查
部分少年儿童缺乏快乐心境
在大人的眼里,孩子似乎永远是无忧无虑的。“你觉得自己快乐吗?”天津市社科院社会学所在调查中发现,并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够经常性地体验到快乐、拥有积极乐观的心理感受。
调查数据显示,有55.4%的学生回答“非常快乐”,34.9%的人回答“还算快乐”,但是也有9.7%的孩子表示“不太快乐”、“很不快乐”或者“不好说”。
2、调查
孩子烦恼趋向“成人化”
孩子们的不快乐源于什么?研究表明,在一个竞争的社会环境中,人的幸福感部分地来自于社会比较。成年人如此,这种心态也无形当中影响着少年儿童。
此次调查中,有超过五分之一的被调查学生“觉得自己在许多方面不如别人”。同时,对自我的肯定、满意度,也影响着学生们的心态。此次调查发现,对自己的学业表现不满意的学生最多,对自己的体质状况以及心理状况表现不满意者也分别超过了10%。此外,在人际关系中的不良感受也成为影响部分学生心态的一大主因,当被问及“在班里你有要好的朋友吗”这一问题时,10.2%同学回答“没有”。另外,有21.4%的学生不认为自己“在同学中很有人缘”,还有13.8%的学生表示,“不是总能感受到别人给我的关爱。”
没有比较知心的朋友,在人际关系不能时常感觉到温暖与被接纳,这些较为“成人化”的问题成为部分学生的烦恼。
3、调查
少数人悲观看待自身、生活
对生活充满希望,乐观地看待自己与生活,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但是调查结果显示,有13.9%的同学不能够用积极乐观的态度看待自己,甚至有少部分学生(3.7%)选择同意“我觉得活着没有意思”的说法,小小年纪便对生活悲观失望,这种心态令人担忧,值得家长与老师的高度关注。
4、调查
部分学生缺乏情绪调节能力
每个人都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坏心情”就如“坏天气”一样自然,调查结果显示,有22.8%的人“感到心情烦躁,总想发脾气”。遇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如何对其作出反应与应对?让不愉快的情绪能够较快地得到调整,而不是一味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调查显示,35.6%的人在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后,不能通过注意力转移“干点别的”让坏情绪得到缓解,34.2%的人“心里难受却无人诉说”,有23.6%的人表示“我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某些问题”。
这些数字说明,相当多的学生不能对情绪进行有效调节,通过注意力转移、向他人倾诉等方式让自己的坏心情得到抚慰。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人就会经常体验到情绪低落、烦躁郁闷或无奈、无助等,久之将影响心理健康。
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四个原因
[原因1]部分家庭教养方式不当,亲子沟通存在困难
亲子关系对于青少年成长具有重大影响,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亲子关系与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家长常使用的教育方式主要有:用说教方式讲道理(占被调查人数的63.4%),表扬、鼓励(占61.5%),经常征求孩子意见(33.4%),批评时训斥、嘲讽(20.9%),打孩子(14.1%),擅自决定孩子的事(10.7%),对孩子有求必应(9.0%),冷淡不理孩子(7.0%)。
这些数据表明,在家庭教育中,有一定比例的家长仍经常使用打骂、擅自为孩子做决定、对孩子冷淡或者有求必应等不当教育方式,能够经常表扬鼓励孩子的不足三分之二,经常征求孩子意见的家长只有三分之一。不难看出,家长在与子女相处中仍比较强势,这导致亲子沟通出现问题。有29.6%的学生经常或有时“感觉家长不理解自己”。
调查组在访谈中,有学生表达了如下烦恼:“遇到烦心事,我没有倾诉的人”,“希望家长能更多地理解我”;而同时,家长也有烦恼,不少家长表示,“孩子不爱与我们交流”、“遇事不跟你说,自己特别有主意。”有关专家认为,少年儿童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希望得到家长的支持、帮助与指导,但是,如果家长总是高高在上,认为“自己是对的、孩子是错的”,不能耐心倾听、真诚鼓励、深入理解孩子,久之,孩子就会与家长形成心理隔膜,妨碍亲子沟通,对孩子健康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原因2]同龄伙伴缺乏,孩子们感觉有点孤独
良好的人际互动对促进心理健康作用巨大,尤其是进入青少年期之后,儿童的关注点开始从父母转移到同龄伙伴身上。与伙伴建立起亲密友好的关系,是儿童从家庭走向社会,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起点。但是目前,本市青少年的社会交往、同龄伙伴关系还比较匮乏。调查显示,有87.5%的少年儿童表示“喜欢和小伙伴自由玩耍”,但同时也有77.2%的人回答“从不”或“很少”在放学后与伙伴随意玩耍。
在访谈中,不少家长希望学校多为孩子创造集体活动的机会,让同龄孩子多沟通。“家里孩子少,想要集体活动还是挺难的,学校应多组织一些活动,让学生更轻松。”一些家长表示。
[原因3]家长与教师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不足
现实中,我们看到许多家长和老师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其他需要。本次调查再次显示了同样的倾向,根据孩子的回答,有58.8%的老师、42.6%的爸爸和37.2%的妈妈“最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远高于关心身心健康的比例,对学生“安全”、“兴趣爱好”等关心更少。
一位老师实话实说:“教师片面追求分数,而忽视心理素质的教育和人际交往技能的培养。”不少老师往往根据学习成绩的好坏,在潜意识中将学生分为“好学生”、“坏学生”。老师和家长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问题的漠视,是导致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实际上,孩子们非常渴望理解和关注,许多同学对本次调查非常感兴趣,一些同学在开放题部分写道:“感谢你们给我这次机会,让我倾诉出了这些苦恼。”“应该多搞一些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身心健康的重要性”等很多真心话。
[原因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增强与完善
虽然根据国家与本市教育部门的有关规定,市内许多中小学校都建立了心理咨询室,购置了相应设备,但是在心理教育方面,有很多学校并没有真正做到。一位老师表示:“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全面进入小学课堂,即使有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但没有专业的教师,有的话多数也是兼职的,所以基本是形同虚设。”
如何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
有心理健康的儿童才能有心理健康的成人。有关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有20%的儿童和青少年遭遇精神障碍等问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迫在眉睫。有专家指出,精神疾病已成为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之一,而在我国,神经和精神疾病已排在疾病负担的第一位。
怎样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呢?
一、为“独生子女”及“少子女”一代搭建人际互动平台。
我国自“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实施以来,城市家庭中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家庭,与过去“多子女家庭”相比,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对儿童成长造成不利影响。原先通过兄弟姐妹间学习到的互助合作、榜样示范、效仿跟随、领导与服从等基本人际互动规则,现在却没有了条件。虽然孩子进入幼儿园和学校后,可以形成一定的人际关系,但是和原生态家庭却无法相比。因此,社区、学校或熟人社会可以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将学生们组织在一起,如夏令营、冬令营、课外小组等,让所有孩子都有机会一同生活,体会大家庭的生活,并培养孩子之间深厚的情谊,帮助孩子在进入独立期后,遇到苦恼时,能够获得来自同伴的心理与人际支持。
二、更新教育理念,将“育人”与“教书”并重。
“教书与育人”本来没有冲突,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对学校与老师的评价指标通常是学生的分数与升学率,使老师对结果(学生分数)的关心更重于对过程(学生全面发展)的关心。这便是“只见分数不见人”、“以成绩论英雄”在学校屡见不鲜的原因。教育应让学生还原为一个整体,一个活生生的、正在成长中的人,教育者应当真正承担起教育的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具有博大的胸怀、诚挚的爱心、纯熟的教育技巧、平等尊重的态度。
三、提高家长素质,让家长与孩子沟通更为顺畅。
做父母,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因为有了孩子,就成了爸爸、妈妈。但要成为合格的父母并不简单。家长应当通过接受再教育,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努力为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在亲子关系中,家长永远处于主动位置,就是说,如果亲子关系不够融洽,家长应负主要责任;而要改善亲子关系,家长就必须首先主动改变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作为家长,要不断加强学习,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如果家长无法跟上孩子的成长,就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起权威形象,无法成为孩子的榜样,在孩子进入青春期时也无法成为孩子的同伴,如果错过了这些时期,那么家长与孩子只会渐行渐远,无话可谈。
四、增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就是学校召开“家长会”,或是学生在校出了问题,被老师“请家长”。往往,老师在学校里关注的是课堂纪律与考试成绩,而学生在家里的表现,老师并不了解,另外,只要学生不是特别调皮、给老师惹了麻烦,学生在校状况,家长也无从知晓。这使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情绪波动,在初期很容易被忽略。因此,加强家校沟通尤为重要,使老师与家长及时了解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是否一致,生活中是否发生某些重大事件(如父母离异、亲人离世等),学生在校与同学、老师的关系等,以利于对学生进行及时疏导,防微杜渐。
现在,许多学校为了增强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都开通了“家校通”信息平台,但“家校通”通知的内容不过是学校上、下学时间,或者是将作业信息告诉家长,让家长监督、督促学习,对于学生的心理、情绪并不关注。其实可以尝试将“家校通”打造成家长、老师沟通的一个平台,改变家长成为被动信息接收者的状况,老师与家长多多沟通,将学生在校或在家的具体表现分别记录下来,供对方参考。当孩子感受到父母与老师真心的关心时,就不再关闭心门,在苦恼时,主动寻求帮助,而不是觉得“无人可以倾诉”。